本展项通过简单的墙面投影,将具有怀旧色彩的灰白影像,投至在墙面上,在生动的影片过渡,以及应景的背景音乐中,参观者能快速了解展项所要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,从中突显数字多媒体发展的意义。
土家吊脚楼是一种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类型,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,其亦是我国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,本展项通过弧幕投影的方式,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不同时间中脚楼的发展变迁,帮助参观者更深层次的了解相关的文化。
“西兰卡普”是土家的一种织锦形式,“西兰”是铺盖的意思,“卡普”是花的意思,在宜昌非遗馆中,便以此为主题在展厅过道上,通过地面互动投影的方式,为参观者带来风格独特的光影交互形式。
非遗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了加深大众对宜昌非遗文化的了解,宜昌非遗展厅设计也开始投入建设,在展馆中我们能看到趣味十足的互动投影,也能通过体感换衣游戏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。
党建文化一直都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,本展项通过灯光互动装置,为用户呈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红色主题文化纪念馆,用户通过在触摸查询屏上的操作,可以选择想要了解的纪念馆,用户在此能查看到该展馆的整体外观及相关介绍。
名流聚集的北戴河,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,在北戴河劳动者文化展厅中运用大数据拼接屏,将红色文化数据以图文结合的展示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,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北戴河的红色文化,进而为用户呈现更多趣味化的数字内容。
北戴河作为避暑胜地,其中有很多的名人前来并在此提出了很多重大的建议,在北戴河劳动者文化展厅中运用双屏联动的形式,将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邓小平在北戴河的红色故事展示出来,用户只需在小屏上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就能够展示在大屏上了,以此来加深用户对北戴河的印象,丰富用户体验。
北戴河是避暑胜地之一,很多领导人每年七八月都会到北戴河办公修养,在1948年10月26日北戴河解放后,中组部招待所负责人在北戴河组建中组部疗养院,1953年北戴河办公制度正式形成。
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摇篮,北戴河被中外人士赞誉为“东亚罕有其匹”的旅游地。而能够这样的美誉是那些目光长远,不失爱国之心的精英们的努力,其中朱启钤先生在北戴河倡导组织了我国第一个避暑地自治组织——北戴河海滨公益会。